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基底細胞癌 (張安華/江季湘/許師誠/何文藻) (何文藻皮膚科診所)

 

基底細胞癌的英文為basal cell carcinoma (BCC), 是最常見的皮膚癌。
  
它具有局部的侵入性,破壞性,但遠端轉移的能力非常有限。好發在老人的鼻子,臉部T字部位。
  
臨床上分成五種類型:
1. 結節型、2. 潰瘍型、3. 硬化(疤痕型)4. 表淺、5. 色素型。

在亞洲人,色素型表現是最多的,可能是棕色到藍色或黑色,周邊具珍珠樣的光澤,中間常會有潰瘍凹陷,常見血管其中擴張。

在門診被懷疑後,通常建議轉診到醫學中心做皮膚的切片。!!
診斷確定後,一般來說切除後可以直接縫合(primary closure),或施行皮瓣覆蓋,或植皮。至於危險的部位,如鼻唇溝、眼周、頭皮,或診斷為硬化性BCC,最佳的處置為Mohs surgery

放射線也是一種替代療法,至於其他的替代方式如curettage, electrocartery或外用5-FUimiquimodPDT等也適合用於不適合手術的人。需要鑑別診斷的黑色素細胞瘤(ABCDE)與其他腫瘤。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疥瘡 (何文藻皮膚科診所)

疥瘡 (scabies) 


一、 疥蟲感染皮膚角質層而引起的接觸傳染性皮膚病。
疥蟲成蟲的大小約為0.3mm,肉眼幾乎不可見。疥蟲是一種螨類,寄生在人或動物(如狗、貓、兔)的皮膚角質層,在寄生時會挖掘皮下隧道,且在此留下卵和糞便而引起皮膚的劇癢。 

二、 傳染途徑:接觸感染(包括身體、衣物、床單等),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沙發等間接接觸。由於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兩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潛伏的衣物在兩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常發生在: (1)團體住宿的環境(如學校、軍隊、安養院、醫院、監獄…等),(2)在清洗消毒不夠徹底的值班室或旅館過夜, (3)接觸到有疥瘡的動物(狗、貓…等),(4)同住的一家人,若有一人感染疥蟲,常會陸續造成其他家人感染。但要注意的是疥瘡患者並不限於勞工、學生等團體生活者,事實上疥瘡可以侵犯任何人,不論其生活水平或知識水準的高低。

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米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疱或小膿疱。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疥蟲喜歡寄生在皮膚皺褶及柔軟處,如指縫、指側、腕關節、手肘、腋下、乳房乳頭、肚臍、鼠蹊部、生殖器…等(如右圖)。以上好發部位乃本疾病特徵,但嬰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四、 治療及護理須知; 1.治療: (1) 依醫師指示,每天洗澡後使用殺疥蟲藥水,需自頸部以下至腳底全身塗抹(臉部、頭皮不需使用),至少連續使用一星期。有些嚴重的病患可能需要間歇性的治療到2~4周。 (2) (附註: 目前常用的殺疥蟲葯物有Benzoyl benzoate lotion水溶液(商品名如: BB Lotion,疥寧),crotamiton乳膏(商品名Eurax, ULEX cream),病人必須每天洗澡後,全身塗抹一次,然後不需沖洗,待明天洗澡才會洗掉前一天的藥水,如此每天塗抹全身一次連續一星期。

 孕婦或嬰幼兒可使用Crotamine乳膏或是使用含5%硫磺成分的藥水擦拭。 (3) 如家屬或宿舍同學有同樣病況,須同時一起治療使用殺疥蟲藥水,以避免因不同時期才治療,造成交互傳染。 
(4) 發病期間不可與他人混用床單、毛巾、內衣褲。也不到公共場所過夜,避免傳給他人。 
(5) 口服止癢藥可幫助減輕癢感。醫師所開立之止癢藥膏,為局部紅疹處使用,一天使用二次即可。 
(6) 若使用上述藥物後仍有搔癢情形,亦可使用局部冷敷止癢。

 2.消毒工作: (1) 床單、貼身衣物先用熱水(60˚C以上)燙10分鐘或電熨斗燙過後,再清洗。或洗淨晒乾後,再用烘衣機高溫烘30分鐘以上。 (2) 棉被需置於大太陽下曝曬。 (3) 無法燙的衣物或布單可靜置兩週勿穿勿用,待疥蟲自然死亡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圓禿 (許師誠醫師)

圓禿 (鬼剃頭) 
頭髮少一塊怎麼辦?




衛教影片

皮脂腺母斑


皮脂腺母斑是甚麼???




皮脂腺母斑少數發生惡性性變化機會。因此許多皮膚科醫師多會建議病人把病灶切除。

在手術時機方面,由於考慮麻醉因素,一般是建議在小朋友年紀稍長後。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毛孔角化







毛孔角化合併有發炎時(),可使用類固醇藥膏控制發炎,單純角化沒發炎: tretinoin (水楊酸等成分乳膏,持續治療數月,可獲得明顯改善(非斷根)但是還是因為氣候或是身體狀況差的時候會復發。

選擇具去除或軟化角質成分的沐浴乳,洗後塗抹乳液,給予肌膚保濕,這樣對毛囊角化或基礎的肌膚保養都不錯。至於深度去角質的頻率建議每個月1~2次即可。

黏液囊腫(許師誠醫師)

黏液囊腫

許師誠醫師

黏液囊腫的形成原因是不明的,切開半透明液-->如圖示: 中指最前面的指節旁有一顆珠珠,就在指甲基部到指關節中間,珠珠是從皮下隆起,有點彈性,不是很硬,按下去會往外或往內稍微滑動,一般來說,觀察即可,不然可以擠出,打些皮內類固醇,可以使之縮小,但是手術切除仍不易斷根,建議和平共處即可。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蒙古斑

蒙古斑
Mongolian spot

許師誠醫師

通常呈現藍灰色,是因為真皮層內的黑素細胞所致。
蒙古斑


原因: 
當人體於胚胎的狀態時,黑素細胞會從神經脊neurocrest漸漸移動到表皮時,黑色素細胞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在真皮層,一般認為病灶內異位的黑色素細胞代表色素細胞在由神經嵴移行到表皮的過程受到阻礙所致。
如果未能順利到達穿透表皮和真皮交界處,因而困在真皮層的深部,形成蒙古斑。

它在出生厚出現,可能表現上只有一個較大的斑印,或者多個斑印,最常在下腰椎部位、臀部、脅位(即腰間)、肩膀

一般出生後3至5年慢慢消失,最遲會在青春期之前消散,所以不用擔心

缺脂性皮膚炎-冬季癢

缺脂性皮膚炎(裂紋狀濕疹)  
Asteatotic dermatitis   

冬天到了,突然間,兩腿好癢,怎麼辦??


冬季癢 (缺脂性皮膚炎)


常見的缺脂性皮膚炎,容易發生在成人/老年人身上(年紀越大機會越高),有時後不易被辨認出來,好發於小腿、手臂及雙手,軀幹也可見。(皮脂腺成年後每年分泌量開始逐年衰退,以四肢明顯)

皮疹的特徵是乾燥裂紋性的皮膚龜裂,伴有輕微脫屑
組織變化和濕疹相似;不間斷的癢加上抓搔因而變厚(苔蘚化)。

此疾病的產生是天氣乾燥寒冷加上相對皮脂腺分泌缺乏,加上過度頻繁的熱水,肥皂浴或淋浴,以及生活在高室溫、低溼度的起居室中所致。

處置方式:
避免過度使用肥皂浴尤其減少盆浴,採用水龍頭澆水的沐浴法,不要使用肥皂;沐浴後應立刻塗上大量的乳液;平常也要多抹乳液,減少復發的機會;另外,必須增加外在環境的濕度,最好超過50%。

最重要的是:治療皮膚乾燥時,應先抹乳液,然後才塗敷外用藥膏。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表淺性黴菌感染


表淺性黴菌感染


因為環境改變而導致暫居或長住的菌落過度增生所致,造成此種感染的黴菌有三種:皮癬菌、念珠菌及皮屑芽孢菌。
皮癬菌可以感染任何角質化的上皮、毛囊及指甲構造;念珠菌需要
溫暖潮濕的環境;皮屑芽孢菌則需要潮濕的微視環境及皮脂才有利生長。
今天介紹其中之一_皮癬菌病
皮癬菌病即是指皮癬菌所引起的感染,皮癬菌是一群特殊的黴菌,可感染無生命的表皮角化組織,根據生長組織不同分為:
1)在角化表皮、角質層上的表皮黴菌病(epidermomycosis)

2)指甲構造的甲黴菌病(onychomycosis)

3)毛髮及毛囊的毛癬菌病(trichomycosis)
Tinea著個名詞應只使用在皮癬菌所引起的感染,再根據不同的感染部位加以修飾,例如:
足癬(tinea pedis)。而汗斑(tinea versicolor)的病因是皮屑芽孢菌酵母菌而不是皮癬菌,故最好改稱為pityriasis versicolor。
患者:小孩易有頭皮感染,年輕人亦有對磨處的感染。甲黴菌病易發生在男性,發生率與年齡成正相關。
易感染因素:異位性體質、使用局部或系統性類固醇;排汗、密閉部位,職業上接觸高濕度氣候。

傳染途徑:主要分三種,最常見為經由病媒由他人身上傳染而來;從小狗小貓等動物身上感染而來;最少見的是由土地感染而來。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妊娠期皮膚病



這邊要介紹懷孕常見的皮膚症狀,它們分為生理性與病態性,生理性是常見的,病態性就要注意了!

首先,我們來介紹常見生理性的皮膚表現,懷孕受到內分泌,代謝和免疫的種種改變,而造成生理性的皮膚反應:

一、妊娠期色素沈澱,在乳暈、腋下、生殖器的地方,顏色較深。

二、妊娠期 linear nigra 肚子中軸肚臍下有一條顏色比較深的線。

三、妊娠期肝斑,因曝曬、懷孕時會惡化,通常不會自動消褪。

四、妊娠期痣,有些黑色素痣會變大,但在目前統計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仍要提醒在懷孕期間,痣細胞有顏色或大小上的改變,還是需要追蹤!

五、妊娠紋,通常突然間發生,皮膚脹大撕裂的地方,例如:大腿、肚子、臀部、胸部,和膠原蛋白的斷裂有一些關係。

六、妊娠期皮膚搔癢,很常見,大部分都是生理性的。





病態性也分六種:

一、最常見的妊娠期PUPPP,症狀表現多元,通常在懷孕的第三妊娠期出現,有時發生在妊娠紋、大腿軀幹上,對胎兒沒有影響。

二、妊娠期癢疹、濕疹,皮膚搔抓後變一顆顆癢疹,通常好發於四肢,偶爾在軀幹,在第二、三妊娠期出現,對胎兒沒影響。

三、妊娠期搔癢性毛囊炎,通常在軀幹最多,發生在第二、三妊娠期出現,對胎兒沒影響。

四、妊娠期懷孕類天皰瘡,會產生完整水泡,從軀幹漸漸擴散到四肢,臉部、手掌、腳掌,好發在第二、三妊娠期,對胎兒有影響,造成胎兒早產或者體重過輕,偶爾伴隨胎兒的類天皰瘡。

五、妊娠期黃疸,會造成搔癢性的疹子,可能養在手掌、腳掌或全身,在第三妊娠期才會出現,對胎兒有很大的影響,可能早產、胎死或新生兒腫破的情形。



六、妊娠期膿皰型乾癬,通常出現在軀幹折窩處,以肚子離心方向表現,在第三妊娠期才會出現,可能早產、胎死。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猜猜我是誰??

猜猜我是誰?? 


 

您猜對了嗎???



這隻蟲是陰蝨
常見在陰部區的感染,故稱陰蝨,
有時候也會感染在胸毛、腋下、眼睫毛的地方,
臨床上有輕度到中度的搔癢感,
丘疹狀、尋麻疹或者表皮剝傷現象。

陰蝨的生活史:
蟲卵的孵化期約7-8天,
由蟲卵到成蟲約22-27天,
幼蟲及半成蟲的生長期
雌蟲平均壽命是17天,
雄蟲則是22天,

他們只寄生在人類身上,
喜歡潮濕環境,
通常傳染的途徑是親密的肉體接觸,如:性行為、交換毛巾的使用。

臨床檢查:
患者常會抱怨內褲有許多血點,
伴隨著陰部的搔癢,
仔細觀察會看到蟲體抓著毛髮。

釜底抽薪的治療建議:
病患本身與其性伴侶都應該接受治療,
將毛髮全部刮除,
甚至會使用一些抗蝨的用藥。

只要在正確的治療下,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搜尋此網誌

何文藻皮膚科官網

何文藻皮膚科官網.jpg

林口何文藻皮膚科健保疾病知識點